返回
顶部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社科普及 > 科普活动 > 正文
第二届各省区市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圆满收官!十佳选手揭晓→
  • 发布日期:2023-07-28
  • 来源:社科联
  • 阅读量:981

来源:云南发布


7月25日至26日,第二届各省区市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在“有风的地方”云南大理举行。

来自全国28个省区市的81名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同台竞技,共同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故事。经过紧张角逐,张诗佳等10名选手脱颖而出夺得个人一等奖。来自云南的参赛选手马晓秋、彭野、唐睿婕分别获得个人一、二、三等奖。



图为比赛现场。


本次大赛以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”为主题,由全国各省区市社科联主办,云南省社科联、中国新闻社云南分社承办,中共大理州委宣传部、大理州社科联协办。

比赛中,选手们讲述科技赋能让千年敦煌“活”起来,跨界融合让太阳神岩画、东汉铜奔马“火出圈”,保护传承让阳明心学、“天人合一”生态观等民族思想“亮”起来的生动实践,共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“活化”密码,为全国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普盛宴。


一起来看看

他们的精彩表现

↓↓↓


科技赋能,让中国文物“活”起来

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,也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。在当今社会,我们该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?大赛聚焦这一主题,展现诸多实践。

来自敦煌研究院的讲解员韩文婷,分享厘米级3D地图、高精度空间计算、AI 3D识别等创新技术让敦煌“活”起来的故事。在这些技术的加持下,游客无需进到洞窟,通过手机就能观看洞窟壁画的高清数字图像及有关介绍,并可体验虚实融合的莫高窟世界,实现和九色鹿、飞天等真实形象跨越时空的遇见

“科技赋能,实现我们与千年敦煌的对话,也为如何保护文化遗产提供了积极的参考。”韩文婷说。


图为敦煌研究院讲解员韩文婷。


同样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历史与现实对话的,还有经典诗词《沁园春·雪》。来自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的讲解员赵露表示,如今游客朗诵这首词已成为红岩的一道亮丽风景,“这首词的广为流传,离不开现代科技的助力和加持。”

2018年,博物馆内的“红岩记忆”数字体验厅采用全息影片再现了词中的经典场景。“在三曲面屏‘裸眼3D技术’营造的北国风光中,毛主席在红岩村办公桌前挥毫并起身朗诵的历史画面重现,沉浸式的体验让到场观众震撼不已。”

赵露表示,在文化与科技的双向奔赴和交融赋能中,观众们感悟红岩精神,赓续红色血脉,传承红色基因,再次证明坚持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的方法路径,能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。


跨界融合,让中华文化“火”起来

一对双圈环眼,长有长长的睫毛,头顶还有放射性线条……这是贺兰山岩画中的精品“太阳神”。通过创意设计,这一岩画变身为中性笔、涂鸦尺、鼠标垫、指尖陀螺等各种文创产品,受到游客欢迎。

宁夏银川贺兰山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讲解员李文婧,讲述刻在石头上的史书——贺兰山岩画的保护与传承故事。她提到,跨界文创设计,是太阳神岩画“出圈”的密码。

和李文婧一样,众多选手还分享《唐宫夜宴》《洛神水赋》等传统文化“火”起来的密码。有人提出,借助影视、音乐、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跨界演绎,“活化”经典;有人建议,跨圈层运作,打造融合文化IP。

图为天津博物馆讲解员张维倩。


在天津博物馆,承载着人们集体记忆的杨柳青木版年画被赋予了新的活力。讲解员张维倩介绍,该馆馆藏杨柳青年画展,配合歌舞剧演活了年画中的人,带观众回望了以画过年的时代。此外,许多年轻人通过将年画娃娃制作成创意表情包的方式,让传统年画在现代人的手机屏幕上“活”了起来。


保护传承,让中国思想“亮”起来

传统思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。来自江西、贵州、云南、安徽等地的选手,讲解当地保护传承阳明心学、“天人合一”生态观、孝道思想等民族思想的实践。

“500多年来,贵州一直守护着王阳明先生知行合一、致良知的核心理念。”贵州省中国阳明文化园讲解员李青介绍,中国阳明文化园以“王阳明先生龙场悟道”为核心,以“阳明心学诞生地”为标识,通过园区展示、举办朝圣礼、论道会等方式,弘扬阳明文化的精髓。

“每年采摘春茶前,寨子里德高望重的老人都会把村规民约和种茶禁忌反复唱诵。我曾经问:要是有人不遵守怎么办?茶农很无辜地看着我说:茶祖会责怪的,蜜蜂都不去那家的茶林了!”来自云南省博物馆的彭野,通过讲述“一片叶子”的故事,呈现景迈山古茶林的文化景观和云南茶农的生态智慧——“有一种规则,它活在人的心里。”

图为安徽省宿州市博物馆讲解员张程。


来自安徽省宿州市博物馆的张程,解读中国最长村庄名称——“孝哉闵子骞鞭打芦花车牛返村”背后的孝亲敬老故事:“闵氏有贤郎,何曾怨晚娘。尊前贤母在,三子免风霜。”张程分享称,发生在该村的“鞭打芦花”的故事,被传为千古佳话,并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孝道思想的传承,也让这座普通的村庄成为远近闻名的孝道教育基地。

“时至今日,孝亲敬老的中华传统美德仍在江淮大地上代代相传,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精神之光生生不息。”张程说。



十佳讲解员揭晓

最终,经过自主命题讲解、社科知识测试等环节比拼,张诗佳、王雪麟、韩幸霖、张维倩、齐风锐、张涛、易翔、张程、马晓秋、范浩天等10名选手脱颖而出,获得个人一等奖;同时,大赛还评选出个人二等奖16名、个人三等奖20名,及优秀组织奖等奖项。


值得一提的是

大理州博物馆讲解员马晓秋

云南省博物馆讲解员彭野

曲靖师范学院古鱼王国博物院

讲解员唐睿婕

三位云南选手在本次大赛上

分别获得个人一、二、三等奖


图为大理州博物馆讲解员马晓秋。

图为云南省博物馆讲解员彭野。


图为曲靖师范学院古鱼王国博物院讲解员唐睿婕。


社科普及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促进科研成果有效转化的重要途径,是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重要渠道。讲解员在社科普及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,是社科普及的生力军,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,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形象代言人。本次大赛充分展现新时代科普人才的知识性、专业性、艺术性,也生动展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、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。


全国“社科普及天团”

把一个个社科故事留在“有风的地方”

让风带着这些“好声音”吹得更远


让我们一起期待

明年的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

带来更多精彩的社科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