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:岳石林
古有《爱莲说》,今写《蝉廉论》,非附庸风雅,实乃蝉之高洁喜人,对当下倡廉有益,于是有感而发。
“虫之清洁,可贵惟蝉,潜蜕弃秽,饮露恒鲜。”这是晋代郭璞的《蝉赞》。诗句道出了“蝉出尘不染,饮露餐风”的品性。蝉,高枝独处,鸣声悠远,宿不居巢,惟露是餐。蝉的这种清高廉洁、孤高自傲的形象,自然成为中国古代文人士子吟赋讴歌的对象、高尚人格的化身。魏晋才子曹植便说蝉“实淡泊而寡欲兮,独始乐而长吟;声激激而弥厉兮,似贞士之介心。高枝而仰首兮,漱朝露之清流。”古人推崇蝉之清廉人格,赞其高洁形象,当从蝉之“五德”论之。
蝉之五德之誉,出自晋人陆云《寒蝉赋》:夫头上有緌,则其文也。含气饮露,则其清也;黍稷不享,则其廉也。处不巢居,则其俭也;应候守常,则其信也;加以冠冕,取其容也。君子则其操,可以事君,可以立身,岂非至德之虫哉?能集“文、清、廉、俭、信”五德于一身,无疑高尚之至。蝉有“五德”,人当习之。修心养性,方能厚植廉洁沃土。
修文德,明其志。蝉,长于厚实之土,吸树根之汁、啃坚硬之泥,埋头3—4载,蜗居一隅,耐得住冷清、坚守住寂寞、抵得了寡欲,在黑暗和寂静中刨土、吸食,不断充实自己、积极向上、厚积薄发,艰难的破土而出,顽强的爬上树梢,隐忍着完成蜕变,只为了在夏天来临时的一鸣惊人。社科理论界,作为理论前沿、学术高地、意识形态要地,当习蝉之坚韧、执着之品格,沉得下身、静得下心,倾听百家之言,潜究大家之论,自成一家之言。所谓“板凳要坐十年冷,文章不写半句空”,绝非妄言。作为一名共产党人更应如此,修文德,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,以党性锻炼坚定理想信念,方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迷向、不失志。
修清德,正其心。蝉,含气饮露,则其清也。蝉,吮吸的是清风,蓄养的是正气,集清风和正气于一身,合淡泊与寡欲于一体。《礼记·大学》: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。心正而后身修,身修而后家齐。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。习蝉之“清”德,有益于正心。含气饮露,方能清心,清心才寡欲,寡欲助心正,心正则神宁。这对于社科人来讲,“含气饮露”才能把得到时代脉搏;“风餐露宿”方能触摸到大地温度。这样,才能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“一切有理想、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、通古今之变化、发思想之先声,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、建言献策,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”的要求,而不辜负了这个时代。明代名臣于谦有诗云“清风两袖朝天去,免得闾阎话短长”。对于今天的党员领导干部来说,要正道直行,清正廉洁,拒腐防变,关键在于常正其心。正其心,就要有清风之雅、慎独之律、淡泊名利、不流于俗之品。也只有心端术正气真,堂堂正正为人、光明磊落做事,也才有干部清正、政府清廉、政治清明。
修廉德,养其性。蝉,黍稷不享,则其廉也。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《楚辞·章句》中注释说:“不受曰廉,不污曰洁。”也就是说不接受他人的馈赠的钱财礼物,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,就是廉洁。蝉,出泥土而一尘不染,吮清风养一身正气,饮朝露无一念之贪,视黍稷无非分之享,不可谓不廉啊。沧海横流,方显英雄本色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利剑出鞘,直指贪官污吏,应声落马之徒,无一例外不是私心作怪、私欲膨胀、私利缠身所害。古人造字,自得其法。就拿“私”来说,左边一个“禾”,黍稷是也。右边一个“厶”,自营为厶。从字面理解,把“禾”不择手段变成自己的,谓之“私”。贪官污吏一念之差、一己之利、一私之害,一失足而千古恨的教训当引以为戒,蝉之“黍稷不享”之操守,该不习乎?习蝉“黍稷不享”之操守,就应该加强党性修养,以党纪党规律己,用公心公益抑私,强党性约束本性。
修俭德,规其行。蝉,处不巢居,则其俭也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“俭以养德”,古训昭然。“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。夫俭则寡欲,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,可以直道而行”。是说有好品德的人都是由节俭而来的。因为如果节俭就少贪欲,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贪欲,就不为外物所役使,不受外物的牵制,可以走正直的道路。这话,让身陷囹圄的腐败分子读一读,不知会生出多少感慨?唐代诗人李商隐在《咏史》中写道:“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败由奢”,其阐述的观点就是,历朝历代,无论家与国,其成功多由勤俭,其败亡皆因奢侈,这是历史的教训,也是我们今天立身处世信条。穷当克俭,是美德;富而思俭,是更高层次的美德。观当今党中央八项规定,就是戒奢靡之风、反形式主义、求务实之风,抓得正当其时,当一以贯之。吾辈当谨遵规定,坚决执行。
修信德,扬其节。蝉,应候守常,则其信也。社科人当有“两条命”,一个是生命,一个是使命。甚至,社科人应把使命看得比生命还重。孟子说过:“生亦我所欲也,死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”古人超越生与死的界限,所追求的是一种永恒的“气节”与精神。他们为“气节”而生,为“气节”而死。从骨子里散发出的“不屈”与“坚毅”,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坚守,一种对于“气节”与“担当”的坚守。当今,针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“实际工作中,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、空泛化、标签化,在一些学科中“失语”、教材中“失踪”、论坛上“失声”的问题,我们是不是该认真学习蝉“应候守常”之气节,“闻其声而知秋将至,观其行而应农耕事”。做到在意识形态领域不缺位、不失踪、不失声,不忘初心,信守诺言,牢记职责,不辱使命。
(作者系云南省曲靖市社科联主席)